自傳

我是連震 (成功大學實驗室網頁為 http://robotics.csie.ncku.edu.tw),現任成功大學資訊工程學系教授兼任資訊系副系主任及製造資訊與系統研究所所長、自動化科技學會副秘書長。

我於1989年畢業於中原大學醫學工程學系,大四專題研究是設計雷射針灸服完義務役後,從 1991 年至 1993 年,碩士就讀於美國華盛頓大學,聖路易市 Washington  U.  in  St.  Louis;碩士是跟  William  Richard  教授做研究,研究題目是    “ Diagnosis   of Ultrasonic   Imaging   System:   Hardware   and Software。後來到美國卡內基美隆大學電腦科學學校的機器人研究所(Robotics Institute,  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  Carnegie  Mellon  U.)在美國國家院士 Takeo Kanade 教授及匹茲堡大學心理與精神病學系 Jeffrey Cohn 教授指導下進行臉部表情辨識及臉部肌肉動作( action unit ) 分析的博士論文研究“Automatic  Recognition  of  Facial  Expressions  Using  Hidden  Markov  Models and  Estimation  of  Expression  Intensity”。此論文於 1998 年發表於電腦視覺及圖形辨識的頂尖會議  Computer  Vision  and  Pattern  Recognition  (CVPR1998)上,之後亦發表於高品質期刊上:Psychology   (1999)   Journal   of   Robotics and Automation  (1999)

 

1999 年到 2002 年,我在美國新創公司  Visionics  Corporation  上班,我參與的  R&D  團隊於  2000    2002  連續兩屆美國   DARPA   FERET   Face   Recognition Competition   皆得第一名;2000  年我的小團隊競爭到美國  DARPA  五百萬美元的計劃,開發了一個用於遠距離人臉辨識的即時 3D 立體攝影機系統。在 2002 年時我回台灣加入了國立成功大學資訊工程系;於 2004 年,我的學生團隊及東台精機與友、奇美(現為群創)TFT-LCD  面板公司及茂迪、益通太陽能面板公司合作,致力於自動光學檢測(Automatic  Optical  Inspection,  AOI)智慧機台之開發。於 2009,與美國德州儀器公司及研華科技合作研究開發嵌入式電腦視覺系統於先進駕駛輔助系統   (ADAS)   、監控(Surveillance)和人機互動市場。自 2014 年起,我的團隊與東台精機及上銀科技合作開發 DLP 3D 結構光檢測和重建技術及以電腦視覺與深度學習為基礎之智慧型機器手臂抓取與工業 4.0 的刀具磨耗監測和壽命預測等技術。

目前我實驗室團隊約有 20 幾位研究生,自 2014 年起,我終於等到機會可以做我一直有興趣的研究 - 醫學工程及醫療器材的研究。我的實驗室約有 20 幾位研究生,我們的基礎技術專長為深度學習、影像處理、電腦視覺及圖形辨識;目前這些技術被應用於執行醫學工程或醫療器材相關的多年研究計劃,計劃合作對象及計劃名稱如下:1成功大學前瞻醫療器材科技中心##高齡健康促進系統與長照價值鏈建立計劃,2)成功大學肌肉骨骼研究中心##智慧醫材-智慧精準醫療復健系統研究計劃,3醫療器材產學合作的#逆向工程-3D 結構光重建齒模計劃,4人機互動及嵌入式電腦視覺之產學合作的#擴增實境   (AR, augmented   reality)   眼鏡之應用計劃,及   5視覺導引機器手臂控制之產學合作的#視覺來引導機器手臂執行物體的抓取及放置計劃。